“王宁,我们永远站在你身后”
“王宁手术顺利,目前已经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了,这是媒体发布的最新消息。”1月22日,一条微信在许多枝江人的朋友圈中转发。
1月18日、21日,三峡日报在一版连续刊发《扶贫队员王宁的故事——尝过无数苦,扶贫更上心》《网友3天为王宁“众筹”30万手术费》,两篇报道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共鸣。
“这是关心王宁的朋友建的群,得知她的遭遇后,我们都自发捐了款”,枝江市卫计局副局长王逸华拿出手机,打开一个微信群说。
“王宁以前在电视台做记者时联系我们单位,我们对她的事迹都有所了解,但再读报道的时候还是难以平静,有几次我都感动得直掉泪。”王逸华说,她的事迹之所以感人,就是因为她的身上体现了扶贫的“真”、人性的“善”以及世界的“美”,我们既为身边有这样的扶贫典型而自豪,也为自己能奉献一点绵薄之力而欣慰,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有限,但一群人的力量却足以汇流成河。
在枝江市的媒体圈,也有这样一个群,群主晨光介绍,从得知王宁的遭遇到详细了解她的事迹,大家越发敬佩她的所作所为,在这个群里,捐款最多的达2000多元,“一人有难八方支援,王宁以前是我们的同行,我们会永远站在她的身后,陪她度过最艰难的日子,陪她来年看春暖花开。”
千里之外,在广东务工的曹锋联系上在当地打工的十余名高殿寺村人,他们通过家乡亲人的讲述,通过网络、微信了解到王宁的事迹后深为感动。“王宁是我们村的驻村扶贫队员,我大哥有风湿病,她常常去照看。那么阳光的一个人,却患上了重症,虽然隔得远,我们也想尽点心,希望她快点好起来。”但再读报道的时候还是难以平静,有几次我都感动得直掉泪。”王逸华说,她的事迹之所以感人,就是因为她的身上体现了扶贫的“真”、人性的“善”以及世界的“美”,我们既为身边有这样的扶贫典型而自豪,也为自己能奉献一点绵薄之力而欣慰,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有限,但一群人的力量却足以汇流成河。
在枝江市的媒体圈,也有这样一个群,群主晨光介绍,从得知王宁的遭遇到详细了解她的事迹监控全面覆盖无死角。系统未来还将对接交警平台,帮助交警及时查处假牌车、套牌车。
飞龙路停车场有提供专门残疾人轮椅停放车位以及婴儿车位、免费公厕等。对进入停车场半小时内及执行任务的军车、警车、消防车、救护车、救灾抢险车、邮递车、环卫车、市政工程抢修维护车辆、殡葬车、残疾人随身必备的专用车辆等实行免费停放。
接替王宁驻村的环保局扶贫队员周卫华也曾在枝江电视台工作,“我追寻她的脚步来到高殿寺村,这一个月里,几乎碰到的每个人都会问起王宁的病情,老百姓对她是有真感情的。虽然我没有她那么优秀,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困难群众,帮大家早日走上致富路,这也是王宁的心愿。”
|